2016年12月3日 星期六

【影評】新居風暴 The Salesman - 對罪與罰的再審視

一對因建築翻新工程被迫喬遷的夫妻,在劇場同事的介紹下住進前屋主不明的新房,妻子卻在獨自在家時被歹徒襲擊和侵犯。礙於男權當道的社會氛圍,受害人只能選擇緘默,丈夫伊瑪德則一心想為妻復仇,設計釣出兇徒,未想到擺在他們眼前的是另一道難題。


夫妻倆晚上都兼職舞台劇演員,電影在劇情中插演美國作家亞瑟米勒的《推銷員之死》,交織演出男女主角現實與舞台的婚姻生活,宛如外況及內心交戰。伊瑪德氣憤不過,本想報警,隨著消息從左鄰右舍流出,閒言閒語的傷害反指向受害的妻子,女性於伊朗社會中的悲慘處境由此顯露。

最值得注目的是伊瑪德在追兇過程中的性情變化,他從一個斯文好脾氣的教師漸漸轉變為氣急敗壞的復仇者,因妻子的消極而不耐和不解,試圖採取激烈手段解決事件。而僅看到事情單方面的觀眾不免帶入伊瑪德的情緒,想當然地投以憤恨。直到驚人的真相揭曉——兇徒未必是如想像中凶神惡煞的角色,這時,觀眾的內心產生猶疑,判斷是非的標準發生了動搖。

當對方只是一個身份、一個名字的時候,我們往往很難動用同理心,只有在知曉他人的處境,尤其親眼目睹其淒慘落魄的蒼白面容時,那種事先預演了無數次的殘酷似乎才終於能受到良心的遏制。

很奇妙的,同一個錯由不同人犯下,居然彷彿成為不同深度的罪孽;同一套懲罰對著處境不同的承受者,也被賦予了不同程度的正義性與合理性。

文化上的隔閡可能會是觀影時入戲的小小障礙,但《新居風暴》提出的道德困境卻通用於人類社會,就罪惡本身做了多面性的人性探討。這不是那種賣驚悚詭計的追兇片,卻足以衝擊你對於「罪」的許多既有認知。


首刊登於 鏡週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