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23日 星期三

[讀後感] VIKAS SWARUP『Q&A』

電影幾乎把12道題目完全換掉,我不清楚導演作出這種改編的緣由,據情節步調的輕重緩急,換掉題目反而使得劇情流暢度有減少,或許我也因此比較喜歡小說吧,感覺更為合理。

話雖如此,它的整體架構也沒有合理到哪去就是,對印度的文化背景描述的確是很貼近真實,但情節設計巧合到讓人一看就知道「這是小說」。我的意思是,不像我們看好萊塢警匪電影,為情節讚嘆的同時還會幻想搞不好美國的現實生活天天都在上演這類戲碼,讀『Q&A』時,我不時被它的黑色幽默戳中笑點,一邊馬不停蹄地吐槽那些有夠老梗又過於戲劇性的情節。好比說帶著40萬去贖妓女的羅摩,路上偏偏正好碰上急需40萬救兒子的父親,然後這個父親正好是個英文老師,在他參加益智問答大賽時能夠幫到他……諸如此類的沒有任何技術含量的「巧合」,遍布整個故事。
我敬佩羅摩的善良,羨慕他的好運氣,但僅此而已,我絕不會相信善良就能換來好運氣,正如伊索寓言和安徒生童話為何被歸類為兒童讀物一樣。
但這仍然是可以獲得很多樂趣的書,它的最大價值在於對印度中下階層細緻入微、活靈活現的描繪。讀完書後,我去洗了個熱水澡,躺在乾凈又軟綿綿的床上,想到作者筆下的羅摩曾住在蟑螂老鼠肆虐的破公寓,想到他曾在有錢人底下累死累活的幫傭,再想到他曾在火車上被搶匪的槍口指著,忍不住覺得:自己過著現在這樣富足的生活,要是再挑剔會遭到天譴啊……
電影已經拍得不錯,不過相較於文字幽默玩得相當高桿的原作來說就顯得普普了。前者勝過後者的地方在於收尾的部分,小說將各人去向交代的非常完整,毫無懸念,有種收看偶像劇或卡通大結局的突兀感,這點上,電影的有所保留顯得更為妥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